<var id="xtztt"></var><cite id="xtztt"><span id="xtztt"><menuitem id="xtztt"></menuitem></span></cite>
<var id="xtztt"><strike id="xtztt"></strike></var><var id="xtztt"></var> <var id="xtztt"></var><cite id="xtztt"><video id="xtztt"><var id="xtztt"></var></video></cite>
<var id="xtztt"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strike id="xtztt"><listing id="xtztt"></listing></strike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strike id="xtztt"><thead id="xtztt"></thead></strike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/var>
<var id="xtztt"><strike id="xtztt"><listing id="xtztt"></listing></strike></var>

環保材料接棒汽車電子成主業

2022-02-12

近期路暢科技(002813)披露業績預告,2021年公司汽車電子零部件業務銷售額持續下降,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,營業收入則是連續多年下滑。

而在回復投資者問詢時,路暢科技表示,公司上下正在努力拓展業務,積極學習德賽西威等同行的富貴經驗,盡快實現業務發展的突破,公司內部正在進行全面調整。就在今天,中聯重科(000157)發布公告,與路暢科技相關股東簽署《股份轉讓協議》, 擬受讓29.99%的股本,轉讓價款總額約為7.8億元。后續還將視情況發起部分要約,擬再收購不低于18.83%的股份,最終比例不少于48.82%。按照公告,前述交易完成后, 中聯重科將成為路暢科技的控股股東。同時,將被納入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。對于此次收購,中聯重科表示,有助于未來發揮公司與路暢科技的業務協同效應,提升雙方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競爭實力。數據顯示,中聯重科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4.27億元,同比增長20.30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.51億元,同比增長1.13%。那么,此次收購,中聯重科到底看中什么?

六年前,依靠汽車后裝導航市場的紅利,路暢科技實現IPO上市。鞏固并進一步提升在智能車機后裝市場的領導地位,也成為這家A股汽車電子上市公司的目標。

而在招股說明書中,該公司也指出,如果未來國內車載導航產品的前裝率大幅提升,將會擠壓后裝車載導航產品的市場空間。后果就是后裝市場規模下滑,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。此后,路暢科技開始從單一車載導航產品線向ADAS、車聯網等細分領域延伸。同時,前裝市場成為該公司的首要戰略,并推進液晶儀表、360全景、電動尾門、T-BOX、ADAS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前裝開拓。到了2019年,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、居民收入增速放緩、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帶來的資源環境約束增強、汽車消費理念變化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,汽車在中國的快速普及已經基本結束,新車市場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。

與此同時,電動化、智能化成為汽車增量市場的新賽道。比如,車機的前裝搭載率也進一步提升,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,2020年1-12月國內新車前裝搭載車載導航上險量為983.79萬輛,前裝搭載率達到51.58%。但路暢科技出現了上市以來凈利潤的第一次虧損。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7.7億元,較上年同比上升1.75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.52億元。

同時,該公司在2019年的研發投入上也開始縮水,當年投入金額僅為5634.8萬元,同比上年下滑24.33%。這與該公司全力拓展前裝市場的戰略并不相符。按照公告顯示,由于前裝市場競爭激烈,存在前裝業務開展不及預期的風險;同時,由于前裝的產品開發需要高資金投入、技術密集、回報周期較長,存在業績體現不及預期的風險。而在2017年,路暢科技還參與投資了路暢智能(分別為深圳和東莞兩家公司),目標是進一步拓展公司在智能駕駛、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儲備和車聯網技術服務等產品線。兩年后,作為全資子公司,東莞路暢智能擬向安通林集團受讓控股權。

不過,東莞路暢智能股權轉讓最后不了了之。而深圳路暢智能也更名為武漢路暢智能,公司法人代表、部分高管也發生了變化。數據顯示,2019年東莞路暢智能營收為4.25億元(通過接盤路暢原東莞子公司資產和業務),凈利潤為虧損2454.95萬元;2020年營收則降至2.02億元,凈利潤虧損則放大至4131.02萬元。

上一篇:2021全行業整體收入規模達到23.6萬億元
上一篇:兩江半導體產業園虎年“加速跑”
聯系我們